您的位置: 科研工作 > 科研信息

坚持生态优先 发挥生态优势 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

来源:信息发布 作者:兴安盟委党校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8日

  2021年兴安盟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成为内蒙古首家、全国第五家获此殊荣的地市级单位。盟委(扩大)会议强调,生态环境是兴安盟最大的优势、宝贵的资源,也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特别是要把保护森林和草原作为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坚定生态优先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追求,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统筹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

  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立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核心目标,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

  一是构建生态空间格局。建立全盟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用环境保护准入推动经济转型、低碳、绿色发展。加强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调控策略及环境治理要求,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确立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地位,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二是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类型、范围、功能分区及勘界立标,进一步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范围、保护目标、保护对象,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加强生态破坏问题及整改情况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自然保护地内的违法违规问题。强化自然保护地实时监测,提升第一时间发现、处置生态问题的主动监管能力。

  三是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筑牢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屏障,打造山清水秀的山水生态廊道。着眼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大战略重点支撑区、生态问题突出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进行系统性、整体性修复,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全面加强森林系统生态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沙地生态系统治理、矿山生态修复。

  二、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先决条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遵循构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求,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刚性约束和用途管制,实施生态空间、农牧业空间、城镇空间分类管控制度,禁止无序开发,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巩固和优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发展区三大主体功能区。

  二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能源消费约束性管理,逐级分解下达能源消费、碳排放控制目标任务。继续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继续推进清洁取暖,削减居民散煤和小型燃煤锅炉、窑炉消费量,提高清洁煤比例。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全面推进化工、钢铁、建材、电力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改升级。

  三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建立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消费。

  三、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示范区

  依托本地资源禀赋,聚焦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增加自我发展能力,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加快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示范区。

  一是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通过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和综合开发,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增加生态产品的供给,采取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调整土地用途等政策措施,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升和价值“外溢”。生态产业化经营。将生态产品的价值附着于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价值中,转化为可以直接市场交易的商品。多元化生态补偿。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以资金补偿、园区共建、产业扶持等方式探索开展生态补偿。

  二是持续推进“生态倒逼”型转化模式。因地制宜修复废弃矿山,塑造美丽景观,充分发挥景区优势,不断带动当地马产业、花产业、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引进推广最新培育的“耐盐碱杂交水稻”品种和先进技术,创新选育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加大境内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大力推广机械沙障治沙、复合沙障治沙等先进技术模式。

  三是加快推广“产业融合”型转化模式。融合红色文化、蒙元文化、稻田文化和特色乡村文化,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农旅融合”水稻休闲基地,发展稻田农业新业态;推广“稻田+”生态立体种养模式。以“兴安盟大米”“兴安盟牛肉”品牌为核心,不断提升地理标志品牌转化能力;坚持区域合作、产业互补、资源共享,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来源:《兴安日报》

  作者:王伟

  作者单位:中共兴安盟委员会党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 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党校大楼 电话: 0482-2251605 传真: 0482-2251607 Email: admin@xam.gov.cn

兴安盟委党校主办 兴安盟信息产业化办公室协办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真彩32位浏览

Copyright 2015 www.xa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05002755号-2